昆明经济犯罪辩护律师
您当前位置: 首页 律师文集 自首知识

交通肇事犯罪应当适用自首制度有什么理由 肇事撞死人自首要怎么判刑

2022年10月9日  昆明经济犯罪辩护律师   http://www.kmjjfzls.cn/

  申维英律师,昆明经济犯罪辩护律师,现执业于云南入世律师事务所,具有丰富的法律务实经验,深厚的法律功底,从事律师工作始终秉承“正直、诚信、敬业”的执业理念,处理接受委托的每一个案件,勤于钻研法律、善于总结经验。秉承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为宗旨,办案严谨认真、庭审经验丰富、对客户交付的法律事务,势必亲力亲为,勤勉尽责,深得当事人高度认可。

  

交通肇事犯罪应当适用自首制度有什么理由

一、报案不同于自首,自首不是交通肇事行为人的义务

所谓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构成自首需要具备两个要件:

一是自动投案。

二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特殊自首无须自动归案,只要是在被动归案之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异种罪行的,该异种罪行也适用自首情节。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交通事故发生后,车辆驾驶人有三项义务:保护现场;及时救治伤者;主动迅速报案。事故发生后主动向有关机关报案并等候处理符合自动投案的条件,但“报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交通事故发生后车辆驾驶人只要及时主动向有关机关报告发生了交通事故这一事实即认为车辆驾驶人尽到了“报案”义务,即便对自己的犯罪事实百般抵赖;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则要求行为人必须如实交待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因此,报案与自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道路交通安全法为车辆驾驶人设定的义务是“报案”而不是“自首”,自首不是车辆驾驶人应尽的义务。

二、刑法追究交通肇事犯罪的基准状态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未逃逸且无其他特别恶劣情节”,这与自首的内涵不同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据此,构成交通肇事犯罪的基准状态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未逃逸且无其他特别恶劣情节”,交通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将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法定刑升格。对于“交通肇事后逃逸”的理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构成肇事逃逸要具备以下要件:

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

主观上是为了逃避事故,逃避法律的追究;

客观上实施了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行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事故现场,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即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明知发生了道路交通事故且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客观上有脱离事故现场的行为。反之,“不逃逸”是指行为人在肇事后没有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或者脱离现场。自首不仅要求行为人“不逃逸”,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主要罪行,二者的内涵不一,体现出的行为人的认罪态度也不一样,不能等同处置。

三、交通肇事犯罪适用自首制度合乎法理,符合立法精神

1.从刑法总则和分则的关系来分析。刑法总则与分则是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普通与特殊的关系。总则是关于犯罪、刑事和刑罚的一般原理、原则的规范体系,这些规范是认定犯罪、适用刑罚所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分则是总则的具体体现,不得与总则相抵触。交通肇事罪属于分则性规定,不应当排除作为总则性规定的自首制度的适用。

2.从自首制度设立的目的来看。自首制度,是我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在量刑方面的具体体现,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自首制度设立的目的,在于鼓励犯罪嫌疑人主动归案,悔过自新,尽可能降低司法成本,提高破案效率。由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偶然性、难以预见性及发生场合的复杂性,对该类犯罪的侦查取证造成了很大困难,将交通肇事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主要罪行的行为人予以从轻、减轻处罚,有利于鼓励更多的人在肇事后自首,从而降低司法成本、提高办案效率,符合自首制度设立的目的。

综上,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报案不同于自首,自首不是交通肇事行为人的法定义务,也不是刑法规定的追究肇事人刑事的基准状态,对在归案后能够如实供述自己主要罪行的交通肇事行为人予以从轻、减轻处罚,是贯彻罪责刑相适应的刑罚适用原则的要求,不仅不会造成量刑上的重复评价,引起量刑畸轻的问题,而且有利于降低司法成本,提高司法效率,符合设立自首制度的目的。

肇事撞死人自首要怎么判刑

河南省一家公司天津分公司的司机王某,持过期驾驶证驾驶客车以时速70至80公里的速度,沿尚未交付使用的简阳路由南向北行驶至一栋居民楼前时,遇一男子步行至此。王某刹车不及,致汽车撞到该男子身体左侧。案发后,王某拨打“110”报警,并拨打“120”急救电话救治伤者。但受伤男子终因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交管部门认定,王某负事故全部。经交管部门调解,王某与死者家属达成调解协议,由王某一次性赔偿死者家属26万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王某的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应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在发生事故后,能够积极报警和呼叫救护车抢救被害人,并配合警察勘验现场,如实供述事实经过,依法属自首,可予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念其无前科劣迹,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故依法对其从轻判处。